
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
4月4日上午,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详细】
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吾祖赫赫,伟业煌煌。广施仁德,福民农桑;肇启文明,光被遐荒。丁酉清明,礼乐馨香,四海华夏昆裔,聚首桥山之阳,共祭轩辕初祖,祈愿九州隆昌!【详细】
民俗村的消费模式:文化创新与商业结合成出路
袁家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创战介绍,袁家村模式的成功,主要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把握,向乡村旅游注入文化的力量。【详细】
汉唐墓葬展现中华进取精神 汉墓唐陵有啥区别?
从墓葬文化上来看,汉代的文明博大浑厚,代表了中华民族对外开拓的一种精神,唐代的文化外在表现比较丰满细腻,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详细】
礼泉小戏接地气 秦腔小品获网媒记者点赞
一个为了低保不惜撒泼耍赖的“懒汉”在镇长的帮助下重燃生活信心,小品巧妙融入了精准扶贫的政策,但又入情入理、活泼生动,频频获得热烈掌声。【详细】

[新华社]丁酉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4月4日,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参加仪式,共同缅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详细】
[新华网]寻找关中味道 走进“关中民俗第一村”袁家村
[红网]全国网媒编辑记者走进陕西礼泉县 体验关中民俗
[中安在线]全国网媒采访团赴乾陵、茂陵参观采访
- @西安网 编剧李宣说:“把50万字的文字从文学逻辑变为戏剧逻辑,这个戏的前期我们整整做了三年的功课,排练落地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 @西安晚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内的新馆2010年落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
- @西部网 4月5日,白鹿原影视基地将举行电视剧版本《白鹿原》首映仪式,届时还将有众多嘉宾到场。
- @海外网 碑林博物馆,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 @陕西旅游 走进陕西省作家协会,贾平凹笔下的温婉淳朴的陕南清风古镇,路遥笔下厚重的黄土高原,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
- @云南网 【刘文西:人民币毛主席像作者】刘文西,黄土画派创始人,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画像作者,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 @西安网 贾平凹说:“这不是说我写的有多好,最重要的就是斯琴高娃朗读的好。”
- @云南网【通往中国古代音乐的钥匙】西安鼓乐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 @西部网:【黄帝陵标识碑落成 凸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概念】标识碑的落成,为黄帝陵增添了新的标志性景观,赋予了黄帝陵新的文化内涵
- @延安市旅游局:今年清明公祭活动将于4月4日早9时50分在桥山祭祀广场举行“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秦始皇陵博物院惊为天人的地下军阵
秦始皇陵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遗址博物院【详细】
走进1300年刀枪不入的乾陵
乾陵营建时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详细】
探访青铜器之乡宝鸡 追溯中国礼文化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博物院。【详细】
茂陵:千年石刻彰显汉朝气魄
目前茂陵石刻共16件,其中以当时在霍去病墓前发现的“马踏匈奴”最为著名。【详细】
探访昔日“皇家寺院”法门寺
法门寺具有1700多年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佛教传播的一段辉煌历史。【详细】
《法门往事》:穿越千年的信仰力量
以戏剧性的手法再现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历经千年的悲壮历程。【详细】

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四海华夏昆裔,聚首桥山之阳,共祭轩辕初祖!【详细】
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
4月4日上午,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举行。【详细】
黄帝陵标识碑落成 凸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概念
黄帝陵标识碑在黄陵县黄帝陵印池广场落成【详细】
黄帝手植柏等扩繁种苗入驻省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库
意味着我省珍稀古树得到新的保护和传承。【详细】
2017全国“画出你心中的黄帝陵”少儿绘画大赛
大赛前100组作品将在公祭大典现场展览【详细】
追赶超越进行时 黄帝文化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黄帝文化中心项目正对内部的布展进行深化设计【详细】